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Please enable JavaScipt to view our website.

預表系列: 死了的人

約翰福音 11:1-53

 

他說這話不是出於自己,只因他是當年的大祭司,就預言了耶穌要替全民族而死;52而且不僅是替猶太民族死,也是要把神的那些四散的兒女都召集合一(約 11:51-52).

耶穌的到來和死是要把神的那些四散的兒女都召集合一     

      這是一個令人震驚的預言,不僅是內容,還有發預言的人。該亞法是在他大祭司的位份上領受的這個不同尋常的預言,因為他和宗教領袖都用一生的時間在等彌賽亞的到來—只不過他們認為彌賽亞只是復興以色列民族,並非“要把神的那些四散的兒女都召集合一”,成為一家。所以,儘管他發出了這個預言,卻要竭力攔阻這預言真正實現。     

     以色列的領袖盼望以色列能再現輝煌—像亞伯拉罕、摩西、大衛的日子,他們要在自己的地上作主,不會想到讓其他的“神四散的兒女”成為一家。但他們所羡慕的日子,並非聖經上最可羡慕的。

     僅僅回到過去不是神的計畫,神要帶給我們一個不同尋常的未來。神的永恆計畫是要讓所有人,每一個照神的形象被造的人,都歸向他,成為一家。神給大祭司的預言就是耶穌要藉著死帶來這一切。

      今天是五旬節主日,在使徒行傳2章記載的第一次五旬節事件中,聖靈臨到每一個語言團體,就是該亞法這預言清楚的體現;為要把所有信耶穌的帶到上帝面前,把我們召集合一。事實上,這預言還在應驗中,也真實發生在我們教會。這堂敬拜中,在我們帕薩迪納教會大家庭的弟兄姊妹至少講70種語言。

      不過,聖經清楚說明,這個預言的完全實現要經歷許多爭戰,才能在這個充滿罪的破碎世界得勝,因為世界的國度要起來對抗神的旨意。縱觀耶穌的神跡--約翰稱為預表,我們看見罪和墮落在人生命中的後果:我們看見若不是耶穌介入,迦拿婚慶的兩家必蒙羞恥;我們看見第4章那個重病兒的父親是何等絕望;我們看見第5章的癱子和第9章瞎子的無望;又在第6章看見曠野中饑餓的民眾和船上門徒的恐懼……

     但是,這個墮落世界中,我們最大的敵人是死亡。我幾乎每週都講,若是死亡依然臨到我們奪取我們的生命,耶穌所行的一切神跡都沒有長久的意義。因此,死人復活的預表不僅是第7個,是最後一個神跡,也是所有其它神跡所指向的,就是說,11章是神使命的轉捩點,要結束一切的錯誤,把我們一起帶到基督裡。那麼,這個轉捩點像什麼呢?

D-Day, 諾曼地登陸

       上週四, June 6, 2019年6月6號, 我們紀念諾曼地登陸75周年。1944年的這天,英國、美國、加拿大和法國聯軍在法國諾曼第海灘向德軍發動攻勢,MapFlying Fortress  盟軍投入15萬兵力,贏得了戰役,成為二戰的轉捩點。不過,D-Day 還不是最後勝利,而是一個轉捩點,標誌著漫長且代價巨大的解放納粹佔領的西北歐的開始。今天,我們中間就有一位當年的英雄鮑勃飛利浦。

      鮑勃是空軍第8支隊的一員,在諾曼地登陸前執行了29次任務。他是B17轟炸機上的槍手和報話員,獲得了飛行十字勳章:他們當時的任務是向敵後的橋樑、鐵道投彈,阻擋敵軍增援諾曼第。四引擎的飛機在任務中被擊毀了二個,但這場戰役為鮑勃贏得戰功。

      我常常和二戰老兵聊天,他們對我說了三件非常清楚的事:

1)敵人是邪惡強大的—所以是你死我活的爭戰;

2)沒有個人進攻就不會勝利—要對邪惡勢力發動攻擊;

3)諾曼地登陸是二戰的轉捩點—但還要經過許多戰鬥才能最後勝利。

約翰福音11章的轉捩點:耶穌勝過死亡

     我相信你能看到了我用諾曼地登陸比喻約翰福音11章的轉捩點:

  • 死亡這個仇敵是藉著邪惡而強大的罪進入世界的。罪已經深深植入我們的個人生命和世界系統。
  • 如果沒有個人進攻,是無法贏得對罪和死亡的爭戰。耶穌降世,經歷這世界的試探和試煉,就是要勝過仇敵。
  • 耶穌在11章讓拉撒路復活的勝利是神對罪與死亡開戰的轉捩點—但贏得最後勝利之前還有許多仗要打。

      約翰福音清楚表明,讓拉撒路死裡復活是戰役的轉捩點。當以色列的首領意識到耶穌不只是要復興以色列,還要把萬民帶到一起,他們知道羅馬政權是不會接受的,他們說:“羅馬人就會來,奪取我們的聖地和國家(11:48)”。大祭司該亞法說:“一個人替民眾死,免得全民族滅亡,這對你們是有益處的(11:50)”;於是我們看到53節說:“從那天起,他們就商議要把耶穌殺掉”。

      耶穌來,是要成就神的使命,把萬族萬民帶到神那裡,合二為一。

耶穌是如何對待人的

      在這一章,耶穌面對了許多不同的人。他好像知道每個人的需要和問題,所以並不是公式化地對每一個人。在過去的7周,我們已經在每個預表中看見耶穌所做的,我們也要在這裡看到。

  1. 門徒 -- 耶穌明確地告訴他們:拉撒路死了!我為你們歡喜,因為我不在那裡,好使你們可以相信 (11:14)。”

      耶穌和門徒都得知耶穌所愛的拉撒路病得很重,但約翰清楚地記著,耶穌並沒有馬上去干預,而是等了幾天才動身。

      這是什麼意思?難道他要讓拉撒路真死了,確保是實實在在的復活?還是他不想讓人把他當作神話中瓶子裡的妖怪隨叫隨到去解決各樣問題?或者,他要讓事件戲劇化促使宗教領袖下決心處死他?

      我覺得每點都有對的地方,這就是神工作的奧秘的一部分,耶穌所做的有多重目的。對門徒而言,耶穌知道,等候是為了讓他們相信。

      事實上,這些門徒看過耶穌所做的許多事,但他們的信心還是小;幾天後,當耶穌被放在墳墓中,他們還不相信耶穌有權柄勝過死亡。我們從這裡看見耶穌的耐心,他知道我們的信心常常因著不確定性或試探而起起伏伏,但他不會放棄我們,就像他不放棄門徒一樣。當然,如果門徒在看到拉撒路的復活之前就能信該有多好!耶穌知道他們的軟弱,但耶穌愛他們,對他們說:“我為你們歡喜,因為我不在那裡,好使你們可以相信(11:14)。”

  1. 馬大 -- 耶穌對她說:你弟弟會復活的。馬大說:我知道在末日復活的時候,他會復活。” 耶穌對她說:“我就是復活,我就是生命 (11:23-25a)。”

耶穌到伯大尼後,首先遇到馬大,然後是她妹妹瑪麗亞,二人都分別對耶穌說了同樣的話:“主啊,如果你早在這裡,我弟弟就不會死了(11:21,32)。”在一篇講道裡,很難盡數耶穌的言行,但這裡我要你們看耶穌是如何分別回應姊妹倆同一個問題的,這説明我們認識耶穌是如何待我們的。      對馬大,耶穌給出了清楚的神學性解釋,因為馬大已經相信無論耶穌求什麼,父神都會給耶穌(11:22);也相信神的子民在末日必復活(11;24)。於是耶穌將這兩個認信揉在一起應用在她身上,說:“我就是復活,我就是生命。信我的人,即使死了,也將要活。26所有活著而信我的人絕不會死,直到永遠。你信這話嗎(11:25-26)?”
      這對馬大就夠了,於是她立即回應:“是的,主啊!我相信你是基督,是神的兒子,就是要到世界上來的那一位(11:27)。”

  1. 瑪麗亞 – 耶穌哭了(11:35)

      就像我們家裡的弟兄姊妹一樣,馬大、瑪麗亞儘管是姊妹,但性格不同,有不同的需要,所以當耶穌針對瑪麗亞的需要時,並沒有一開始就給出神學解釋,而是同情她。他因為瑪麗亞經歷弟弟的去世而痛心,為她失去親人深深哀悼,所以他一見瑪麗亞哭,他也哭了。

     耶穌為所愛的人哭泣;他愛門徒、馬大、瑪麗亞,雖然這次他沒有馬上介入,但他哭了,因為他知道他的等待導致了她們的悲痛。其實耶穌愛的表現就是要挪去她們的永遠痛苦,儘管她們需要有短暫的悲傷。耶穌看到他所愛的人受苦,他就哭了—他今天仍然如此。

     在這一章,我們看到許多的人物,有著不同的性格,但耶穌有辦法一一面對,滿足他們的需要,我禱告你們也可以如此經歷耶穌。也許有人像馬大,有許多理性問題,甚至懷疑神在世上的作為和聖經的啟示,我建議你把他們帶到耶穌面前,因為他不會因為我們的問題和懷疑離棄我們。

      有時我們只需要有人陪我們哭,不是聽教導或講道;在痛苦中,我們只需要知道有人足夠關心我們,和我們在一起。耶穌就這樣做,沒有其它宗教說它的神會與子民共患難,但耶穌與你同哭。

     當我們稱耶穌為主的時候,意味著我們要成為怎樣的人,我們的教會要成為怎樣的教會。我盼望我們的教會不要拒絕別人的難題,也許他們正在工作地方、大學、非信主的家庭在尋求主;我盼望我們的教會可以與人同哭,哪怕是因為人的愚昧和罪所導致的痛苦。如果經歷了耶穌與我們同哭,我們也會與患難中的人同哭。

     我盼望教會裡那些心有疑問的人可以勇敢地提出你的問題,那些在艱難中的人可以讓我們瞭解你的痛苦所在;我們教會應該成為善待人的,既不忽視罪,也絕不會冰冷、粗暴對人。正如耶穌常常帶來赦免、憐憫和盼望那樣,我們也要帶給別人。

 

耶穌要我們做什麼耶穌告訴門徒:因為我不在那裡,好使你們可以相信(11:14)。 我就是復活,我就是生命。信我的人,即使死了,也將要活 (11:25)。

      你已經知道了這個故事:耶穌在回答了馬大,並與瑪麗亞同哭後就採取了對仇敵的行動;他像往常一樣照自己的時間表行事,他呼喚在墳墓中四天的拉撒路出來,而那死人就出來了!這就是我們盼望的根基;我們知道耶穌不僅有能力使自己從墳墓中出來—就像他不久後彰顯的,他還有能力使拉撒路這樣的死人從墳墓中出來,就是說,他也可以做在我們身上。

     我們蒙召是要相信--即使在我們看不見他的工作時,依然信靠他。本章,我們一次次讀到他個別性地對待每個人,照著每個人的性格和需要;但有一件事是共同的,就是這些人都蒙召相信他。今天,你們也蒙召要相信他、跟隨他,直到見到上帝的榮耀。你這樣信耶穌麼?

      我們不要一掠而過,注意拉撒路在墳墓中已經4天了!馬大在27節有力的認信後,此時也到墳墓前對主說:“主啊,他已經發臭了,因為是第四天了!”拉撒路不像Miracle Max在《公主新娘》一書中說的是垂死,而是完全死了!於是耶穌在墳墓前又一次宣告:“我不是對你說過,你如果信,就會看見神的榮耀嗎(11:14)?”

      你信麼?這樣的信仰受到的挑戰是多方面的,有時我們會像門徒一樣既相信又懷疑,特別是當耶穌沒有做我們認為他應該做的時候。門徒們問:“為什麼耶穌在朋友病危的時候還要故意耽延?”他們在耶穌沒有照他們期望行事時,需要學會信靠和等待。你是否今天也要學這樣的信靠功課呢?

     他們還要在耶穌行他們認為不可能之事的時候學習信靠,就像讓一個4天在墳墓中的人出來。你有沒有過試著解釋拉撒路的復活是因為他只是昏迷,不是真地死了?

      讓我告訴你幾年前我去中國的經歷。我與一群牧師會面,他們告訴我他們的奇特經驗,用他們的話,就是有一個“穿白衣的人”進入他們的生活,帶他們信耶穌。有一個人說當他在獄中的時候,他其實死過一次,而且被宣告了死亡 。就在他被判定為死的時候,他記得一個穿白衣人來見他,告訴他會活過來,並且要讀聖經信耶穌。講這話的人就坐在我對面,他的見證應該是可信的。

      不過我承認自己很難相信,我在用邏輯解釋,找理性的解釋。但從那以後,我開始問自己是否真地相信耶穌可以在我生命中行神跡?我決定相信耶穌從死裡復活與我同在,而且他不會離開、拋棄我。儘管我常常看不見他在做什麼,但他值得我信靠;我相信他所做的多過我的眼見,他能做的事超過我們的所求所想。

     耶穌問馬大:“我就是復活,我就是生命你相信麼?

     就如我剛才說的,約翰福音的其它神跡都指向這一個,這是最大的預表,預表了我們在這個必死的世界上所存的盼望是真的。我們生命中有許多事像死亡的經歷一樣,比如失去親人、沒有收入、沒有健康,等等,當我們失去重要的人或東西時,會感覺像死了一樣。

      這個預表顯示了耶穌大過世上最大的敵人---死亡。這預表也稱為“拉撒路預表”。拉撒路從墳墓中出來後,他還會再次穿上墳墓衣服的,事實上他復活後總有一天還會死。他有沒有懷疑說:“這是真的嗎?還是我只是做夢我死了?”拉撒路復活後,儘管知道自己肉體還要死亡,但他應該會在這必死的世界憑信心生活。

      耶穌對拉撒路,對他的姐姐們,對我們宣告說:我做我當做的,“所有活著而信我的人絕不會死,直到永遠!”現在,我必須問你們同樣的問題,就是耶穌問馬大的:“你信這話嗎?

神能照著在我們裡面做工的大能,成就那遠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一切事——願榮耀在教會裡、在基督耶穌裡歸於神,直到世世代代,永永遠遠!阿門。          弗 3:20-21

榮耀歸給神!

Greg Waybright 博士

主任牧師